html模版共享單車上的中國 哪座城市破壞投訴率最低?
日前,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聯合相關機構發佈瞭《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騎行研究報告(第2季度)》,《報告》采用城市騎行指數,對20個城市進行瞭排名,其中,成都城市騎行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名。


每經記者 李晃 制圖 杜洋

如今再說起共享單車,早已不如去年般新鮮,隨著其迅速融入日常生活,問題也接踵而至,甚至被稱為 國民素質照妖鏡 。但不可否認,共享單車的確在改變著城市的生態,影響著城市中的每一個人。

日前,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聯合相關機構發佈瞭《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騎行研究報告(第2季度)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,《報告》采用城市騎行指數,對20個城市進行瞭排名,其中,成都城市騎行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名。

測評20個城市 成都騎行指數據榜首

《報告》對20個城市(包含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成都、南京、杭州等16個二線城市)的騎行指數進行瞭排名,其中,成都以84.0的高分位列榜首,該指數得分高出平均水平21.8分。此外,第二到第五名依次為北京、杭州、南京、天津。其中,天津騎行指數上升最快,環比增加瞭51.71%。




成都為何能拿下第二季度騎行指數最高分?記者註意到,《報告》的騎行指數總分為100分,包含6個指標,分別為單車使用水平(20分)、節能減排水平(20分)、停車設施水平(20分)、服務環境水平(15分)、社會文明水平(15分)和健康貢獻水平(10分),而成都除停車設施排名第10外,其餘各指標均居於前兩名,也就是說,在評判城市騎行指數的5個方面,成都居於全國領先水平。

長三角城市車均使用次數領先全國

《報告》對城市的單車使用水平進行瞭統計,整體而言,第二季單車使用水平平均得分環比微升0.3個百分點至15.69。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廈門(18.8)、成都(18.7)、天津(18.6)、昆明(18.3)和深圳(17.2)。

其中,長三角地區城市(杭州、南京、上海)單日車均使用次數領先全國,單日人均騎行次數最多的三個城市依次是廈門、深圳和天津,而單日人均騎行距離最長的三個城市依次為天津、成都和昆明。

比較而言,上海、深圳的單車使用次數較高,而天津、成都等城市騎行距離較長,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呢?

摩拜單車工作人員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,騎行距離長與城市佈局和人們喜歡騎行的習慣一致。相比之下,上海等城市的人均騎行距離和人均騎行次數較高,但人均騎行時間相對較短,反映瞭居民匆忙的工作節奏。

單車破壞投訴率成都最低

《報告》還顯示,在社會文明水平指標排名中,成都以13.6的高分摘得瞭桂冠,環比增長20.25%,超出平均水平4.64分。其中,排名第2到第5位的城市依次為北京、天津、廈門、昆明。

然而,《報告》同時指出,第二季度社會文明水平得分較第一季度有所下降,惡意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並未得到有效遏制。排名顯示,成都是單車破壞投訴率最低的城市。

記者註意到,今年3月3日,成都市交委聯合相關部門發佈瞭《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引導共享單車規范有序發展,由此,成都成為全國首個發佈鼓勵共享單車發展試行意見的城市。《意見》指出,公安機關要加大執法力度,對蓄意破壞、盜竊共享單車等行為依法查處,構成犯罪的,追究其刑事台中商標申請代辦責任,並及時向社會公佈,為共享單車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秩序。

保障騎行路權最受用戶關註

《報告》對服務環境水平進行瞭統計。整體而言,服務環境水平環比微升2.5個百分點至10.25,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上海(14)、成都(13.5)、南京(13.5)、深圳(13.5)、北京(13.2)。

目前, 以車為本 觀念制約瞭非機動車的發展。《報告》指出,經調查,我國城市現有的機動車路側停車位90%以上都是占用瞭城市道路的非機動車道,導致非機動車無路可走、無地可停。

根據城市智行研究院今年5月調研數據顯示,在共享單車用戶希望政府在規范管理方面應盡責任中,排名前三的依次為:16.9%的用戶建議應建設非機動車道,16.7%的用戶希望增加設施,16.4%的用戶希望懲罰破壞行為。可見,保障騎行路權最受用戶關註。

今年5月份,交通運輸部出臺的《關於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提出,各城市要優化自行車交通組織,完善道路標志標線,糾正占用非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,保障自行車通行條件。

成都自3月起擁堵指數逐月下降

這面 國民素質照妖鏡 ,已在全國風靡超過半年,如今發展態勢日趨良好。無論是主動參與或是被動卷入,可以看到,在共享經濟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之時,被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出行方式,還有偌大的城市生態。

以成都為例,其正積極發展共享經濟,居民的生活正發生著重大改變。

日前,成都市公安交管局局長李文勝表示,成都每個月的擁堵指數,從3月以後開始逐月下降,而且沒有受到汽車增長和地鐵施工的影響。此外,成都地鐵在沒有實現公裡數增加的情況下,每天的乘車人次卻在大幅提升,平均人次達到200多萬次,跟過去比提升非常明顯。

還有消息稱,目前成都市正在積極探索由政府主導統一標準的電子圍欄試點建設,以後共享單車或要停放在固定位置。

無疑, 綠色低碳出行 已經悄然深入這座城市的骨髓,共享單車不僅改變著城市的交通結構,還深刻地影響著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。

(部分內容台灣商標註冊代辦整合自蓉城政事公眾號)

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
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:021-60900099轉688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
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瞭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台灣註冊商標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hwm802u2e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